根据学院的教学安排,12月26日至12月30日是学院的考试周,学生统一进行期末考试;从2012年1月1日起至3月10日为学院的实践学期,所有在校学生由学院统一组织到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实践。
一、实践学期是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要大力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面向就业,重要的是面向企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实践,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教育部2011年10月12日印发的《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鼓励将课堂建到产业园区、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升教学效果。”
而在欧美、澳洲、日本和台湾等地区,那里的大学生每年也都有三个月的实践学期。
二、实行实践学期是我院贯彻落实教育部12号文件精神的教学改革
实行实践学期是我院贯彻落实教育部12号文件精神,参考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所实行的一项教学改革,即每个学年分为两个理论课程学期和一个实践学期。通过实践学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和实践岗位,营造一个真实的专业能力训练环境,使学生更深入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及今后所从事的岗位要求,为将来适应社会、学会生存、就业与创业打好基础。
三、实行实践学期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保证
1.实践学期是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我院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市场急需的、具备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强调“零距离”上岗,鼓励学生敢动手、多动手、爱动手,这种机会只有到企业真实的岗位和工作环境中才能得到,只是在学校的理论课堂是培养不出技能型人才的。这种真正的“在岗位上实践”的教学模式,切实营造了职业氛围,使学生亲身感受企业对员工能力的要求,以“职业人”的身份投入企业生产一线,熟悉企业管理模式、运作机制,深刻体验企业文化,树立管理意识,缩短未来的就业磨合期,以便毕业后就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工作。
2.实践学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责任感,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学生在实践岗位上除了脑力付出,还有一定的体力付出,可以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在企业里,能接触到不同的群体,有领导、上级、同事以及其他学校的学生,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学会服从上级和尊重同学、同事,对于参加实践学期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因为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生作为一名“员工”,一方面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与指导,虚心接受上级的批评和建议,另一方面要懂得如何尊重同事、客户和上级。同时,挫折训练也会使同学们更快地适应社会。
3.通过实践学期使同学们学会体谅、宽容和忍让。由于近几十年的信仰缺失、教育缺失,在学校里,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想要钱就向父母伸手,如果不能满足其要求就不高兴。有的还因为虚荣心作祟,比吃比穿,铺张浪费,从不为父母挣钱的艰辛考虑。老师批评他们,可能会顶撞老师,不接受善意的教导。而通过实践,把学生送到社会大环境中去,让他们接触到大千世界里形形色色性格不一的人,让他们知道因为自己的任性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只有改变自己、主动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只有宽容和忍让才能在工作上互相帮助,遇到困难时大家一起面对。同时,通过实践,让学生们体会到挣钱的艰辛和父母的辛劳,学会体谅父母、体谅老师,更好地摆正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4.实践学期有利于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就业竞争力。实践学期是学生深入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以“准职业人”的身份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的一线工作,不仅锻炼个人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每学年两个多月的实践积累到丰富的工作经验。通过第一学年的社会认知与职业体验实习、第二学年的专业认识与岗位体验实习以及第三学年的预就业与毕业顶岗实习,总共可获得将近10多个月的工作经验。如今很多企事业单位招聘都很看重工作经历,强调基层工作经验,而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是有大专学历更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准职业人”,在校期间通过实践学期积累到的工作经验就是他们的“就业法宝”。而这个“法宝”必将使学生更加自信、更加具有竞争力、更加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青睐。同时,通过实践学期这个平台,同学们也可以向企业展现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得到企业的关注与培养,提前与企业做好就业对接,实现“未毕业已就业”。事实上,我院2008级学生全部实现就业创业,并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是实例!
四、实践学期是我院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育人的重要环节
校企合作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与企业、行业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急企业之所急。
五、为开展实践学期教学活动的保障措施
1.教学保障。学生深入企业一线是实践实习,而不是简单的“打工”。学院教务处联合各系部制定了一系列教学任务书和实践指导书,每个实习点都安排实习指导老师。每名学生都有实习指导老师,带着实习任务、本着求知的态度到实践岗位中去。学生在实习期间,每周要写《实习周志》,回顾一周的工作经历;实践结束后还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写6000字的《实习报告》;最后由企业和学校双方共同鉴定学生的实习成绩,并在《实习鉴定表》上给出评语、盖单位公章,作为学生实习表现情况的鉴定,也作为学生参加实践工作的最好证明。
2.生活保障。为提供一个良好的实习和生活场所,所有安排的实习企业均是由学校派出工作小组提前进行实地考察的,考察的内容包括实习企业的经营状况、工作环境、岗位要求、饮食供应、生活住宿、休闲娱乐等,确保每一名学生能在实习期间放心工作、安心学习、开心生活。
3.安全保障。为确保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所有安排的实习企业均与学校签订了“实习协议书”,绝不安排劳动强度大、有危险、对身体有害的工作给学生,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切实保障学生权益。我院不仅与企业签订协议,还为每个实习点的配备带队老师,负责照顾学生的饮食起居和日常生活,为学生排忧解难。
4.车辆保障。为确保学生能按时、顺利到达实习地点,所有车辆由学校统一安排。地区比较近的南宁、广东片区,由学院后勤部门联系车辆进校,学生统一在校内乘车;地区比较远的江浙、上海片区,由学院学工处统一订购车票,并由学院派车送到车站,全程均有带队老师随同前往。
5.权益保障。为确保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所有安排实习的学生均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用人协议》,实习期间的工作待遇均按当地大专生的工资标准,工资由实习单位财务部门直接发放,每月按时打入学生办理的工资卡中,绝不拖欠和克扣学生工资。一旦发现有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我院将第一时间通报劳动部门,采取法律手段解决。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
二○一一年十一月
经职院官方公众号
办公室电话:0771-6301430
传真:0771-6301345
招生电话:0771-6306381 6306382(兼传真) 6306383